在電影《相見在鸞峰橋》片頭字幕上,閃耀著一串顧問名字,他們就是“閩東老同志”——是當年寧德地區的踐行與見證“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精神的親歷者,是當年那個偉大群體的成員。“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曾在困厄和饑寒尚存的年代,他們于閩東這片熱土上披星戴月,宵旰憂勞,竭誠為一方百姓燃燒青春,揮灑汗水。在如今飽食暖衣,百姓安居樂業的年頭,他們白了頭發,但血液里那份閩東情懷仍舊深情流淌,山海之氣度依然熠熠生輝,一枝一葉總關情,他們是后輩的引路人,也是電影《相見在鸞峰橋》前行路上的“提燈者”。 這里面有一位特殊身份的“閩東人”——呂居永,是“閩東老同志”最平實的形象代表。

1960年,呂居永老書記任壽寧縣委書記兼人武部第一政委時作工作報告 
1996年8月7日,呂居永老書記陪同省委領導進下黨鄉下屏峰村調研
2019年11月,94歲高齡的呂居永老書記在醫院住院期間,當得知電影資金缺口較大時,欣然提筆以給省委書記于偉國寫信。120個字的信,言簡意賅,情真意切,自信滿滿。他對我說:“你在歌頌總書記的扶貧思想,是公事,我幫你寫信呼吁,也是公事,做人心里坦誠就好!”

呂居永老書記光風霽月,一番話鼓舞人心,信中一句話寄托他的自信與期待:“省委、省政府能支持拍好這部電影,習近平總書記看到會高興的。”后來,他還多次過問這封信的落實情況。作為已沒有退路的電影人,夜深人靜時,腦海中經常浮現出呂老書記的拳拳盛意和殷切鼓勵,咬咬牙,化作前進的動力,與“閩東老同志”一起期待著美夢的實現。 省委常委、宣傳部張彥部長、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許守堯十分敬重“閩東老同志”,多次邀請并一同參加《相見在鸞峰橋》的相關活動,征求意見。

——去年3月7日,省委宣傳部邀請部分“閩東老同志”鄭義正、陳增光、湯金華等參加審片會,但呂老書記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參加;去年9月28日,省委宣傳部邀請雷春美、鄭義正、陳增光、葉繼革等20多名省部與廳級“閩東老同志”參加電影首映式,呂老書記因聽力與視力原因,再次無法分享他的愛心成果。 ——今年3月7日,時隔一周年,他永遠閉上眼睛,安詳地走了,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地走了,享年98歲。他兒子呂衛寧為他寫了一副挽聯:“下江南建偉業居功不傲,積厚德存正氣永記民心”…… 呂居永1926年出生在山西省晉城縣,1949年跟隨長江支隊南下福建,在閩東工作40年,先后任過壽寧、福安、古田、連江等縣委書記,寧德地委書記。1988年調任福建省人大農經委主任,習近平接棒寧德地委書記,開啟脫貧攻堅新征程,兩人先后同在這片熱土上殫誠畢慮,呂居永老書記逝世后,習近平總書記給他送了花圈,足以證明他是備受習近平總書記敬重的“閩東老領導”。 3月8日晚,我強忍心中的隱痛,含淚翻閱了2017年受托為他寫書時珍存的錄音、錄像、照片素材及未完成的手稿時,呂老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

2018年6月18日,部分閩東老同志呂居永(中)湯金華(右二)林思翔(左二)龔守棟(左一)陳銘玉(右)應邀出席《下黨的故事》新書發布會
呂老書記不僅一路護航、鼎力相助這部電影,而且經常吩咐龔守棟、李育興、林思翔等“老部下”要繼續關心支持著這部電影的進展。 2022年7月,電影顧問組的部分成員湯金華、李育興、林思翔、李金賢、鐘安、葉恩發等繼續為我排憂解難,在呂老書記提議下,由龔守棟、陳銘玉代表他們,帶著閩東十年新出一部院線電影的感動與期待,專程到寧德向市委梁偉新書記、市委宣傳部李彥部長匯報電影進展情況,希望得到必要的支持。老同志陳銘玉也觸景生情地回顧了他任壽寧縣長時兩次陪同地委書記習近平徒步到下黨的經歷。梁偉新書記聽完匯報后,感謝老同志們為閩東的事業發揮余熱,指示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一起研究,給予相應支持。
2020年8月13日,部分“閩東老同志”應邀參加電影研討會 2020年5月,出品單位向部分“閩東老同志”匯報電影進展情況 2022年9月18日,出品單位向部分“閩東老同志”匯報宣發工作計劃
“閩東老同志”心底里深藏著對閩東的一腔情懷,一腔執念,此心耿耿,至情至性,他們是《相見在鸞峰橋》最濤瀾澎湃的前潮,最無私的守夢人。是他們齊心協力,將三十年的扶貧故事凝華于《相見在鸞峰橋》,鏤刻下這份生生不息的印記!
|